2005年以后,
市场转为牛市。
我记得在
998底部前后,国家队和
监管部门来
救市。
我的几家机构的朋友传来消息,zjh上午打电话救市。
下午1点开市。
有小伙伴问:诶?
你为什么
不做?我说:
等一下,
单子
太大,要被打掉了......然后大单子就爆发了,虽然一度差点跌到998,但是
大家都坚信有
国家信用底线....--··
斜盘操作及方法1.顺势盘必须是斜盘。
必须观察
5分钟(M5)、1分钟(M1)、15分钟(M15)的走势图,方向相同或几乎相同即可。
当2线、5线、14线交叉(
金查或
思查)时,要注意斜盘。
3.金查和思查。
前提是。
布林带处于张口状态。
(1)当
5日
移动平均线与
14日移动平均线交叉时,意味着下一波行情的形成。
(2)当蜡烛线
触及14日移动平均线时,可以即时
下单(不用看时间)(3)建议只用直接货币下单。
4)主要看5分钟K线图,做5分钟
交易。
4.看涨信号。
1)以5分钟K线图为判断依据。
最好是在布林带中轴上方。
(2)5日移动平均线[交易线]自下而上穿过14日移动平均线[生命线],即金叉。
(3)蜡烛跌至14日移动平均线并触及【最好能突破】,买盘上升。
当确认横盘时,在有利的价位下单,每触及或突破一次就下单一次。
只要我
亏损,我就会继续减少交易的
投资...我的
理财技巧是非常保守的。
我从不投资大部分账户资金,更不用说全部资产了。
/--RandyMcKay。
/如果你是一个好的
交易者,这只意味着你可能会使10次交易中的6次正确。
你不可能让10次决策中有9次是正确的。
/--彼得-林奇/如果
我在市场上亏损,
我将立即出现在市场上。
不管我在哪个市场交易。
总之,我会出现在市场上,因为一旦出现亏损,你的下一个交易决定就很难客观.。
如果市场完全偏离
了你的预期,而你坚持留在场内,你
迟早会被淘汰。
/--兰迪-麦凯。
中国
逆周期的
政策甚至已经实施到位了 这个过程中我想讲的第三条主线,就是中国目前采取的政策和在
疫情前后的表现,可能对全球长期的,不仅是产业链的布局,更对全球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治理机制会提供一定的基石和借鉴的作用。
为什么这样讲呢?刚才已经讲到中国实际上已经在及时退出一些刺激政策,
回归理性,回归常态,防范资产泡沫,完善这种监管框架。
在这个过程中当然很多人会担心,会不会政策出现过调,过紧。
我倒觉得今年很多对于货币、信贷和财政政策的回归常态已经基本上宣布完了,基本上实施到位了。
比如说我们在这里看一些中国的逆周期的政策里面,宏观审慎里面对房地产三道红线和贷款集中程度的考核,从去年底就出台了,再有到
社会融资总量和信贷领域,比如说银行,今年会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扩容,已经早就宣布了。
再有对地方融资平台和影子银行现在的监管加强,有一个清理,这些都是在过去五六个月已经出台了,造成的影响是我们确实看到中国社会融资总量和信贷增速在回归常态,回归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去年的13.4%,下降到现在的11.8%,预计到今年三季度回归到11%左右,达到了稳定宏观杠杆率,回归到疫情之前理性框架的这种增速的目标了。
所以我觉得实际上中国经济逆周期的政策已经大部分宣布了,甚至实施到位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有些投资者担心是不是
有一些过紧的可能性,是因为大家把最近的一些行业监管的举措,所谓的监管
风暴也跟这种宏观层面退出去年的刺激政策混淆在一起,我们知道从去年底开始中国经历了好几轮监管政策,包括对金融科技,对互联网平台的加强监管、反垄断。
当前也有对于教育,对于虚拟货币,对于房地产税这方面的监管加强的考虑。
如果我们把这些监管政策连起来看,它想实现的是什么?我觉得跟过去六年中国树立的经济治理新机制的方向是一脉相承的,主要是要堵漏洞、补短板、稳杠杆,最终实现降低系统性风险。
包括降低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风险,以及改善社会问题,来实现经济和社会治理的长治久安。
实际上最近大家提到的这些监管风暴新举措,是过去6年第四轮监管风暴了,前三轮分别在2016年开始有过对供给侧一降一补的,环保行业的整个治理等等,其实过去的监管风暴应运而生的宏观背景是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已经面临的巨大的变革,成为世界工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确实过于依赖信贷的扩张保增长,结构失衡累计了,叠加人口红利在消散,这个过程中又有一些行业的监管框架,当时没有能与时俱进,所以从2015年开始,监管框架、监管风暴实际上都是在搭建一个新的经济治理体系,堵漏洞、补短板、稳杠杆。
参与评论(0)